服務熱線
0755-83044319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2作者來源:薩科微瀏覽:3303
光刻工藝貫穿整個芯片制造流程的多次重復轉印環(huán)節(jié),對于集成電路的微縮化和高性能起著決定性作用。隨著半導體制造工藝演進,對光刻分辨率、套準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持續(xù)攀升,光刻技術也將不斷演化,支持更為先進的制程與更復雜的器件設計。
一、光刻在集成電路制造中的地位
在制造集成電路時,常需反復多次“轉印”設計圖形到硅襯底(硅片)上,而光刻正是承擔轉印這一核心任務的關鍵步驟。通過光刻工藝,我們能夠將掩模版(亦稱掩膜版、光罩)上的線路圖形,借助光敏材料(光刻膠)和光照,精準地“曝光-顯影”到硅片表面所涂覆的光刻膠層中,并通過后續(xù)刻蝕等工序將該圖形最終“雕刻”到硅襯底或金屬層上。
由于光刻工藝區(qū)采用對光刻膠不敏感的[敏感詞]照明光源,因此光刻區(qū)域亦被稱為“黃光區(qū)”。這不僅能防止雜散光對光刻膠造成非預期曝光,還使得工程人員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(huán)境中操作,而不必在完全黑暗中進行。
二、光刻膠與曝光方式
1. 光刻膠的種類
正膠(Positive Photoresist)
暴露在光(或特定波長)照射下的區(qū)域會變得更易溶于顯影液,曝光區(qū)域會被顯影劑“沖洗”掉,而未曝光區(qū)域則保留下來。
負膠(Negative Photoresist)
暴露在光照下的區(qū)域會發(fā)生交聯(lián)反應,變得更加難溶于顯影液,最終保留在硅片表面,而未曝光區(qū)域則被沖洗掉。
1、底膜準備
分辨率 (Resolution)
靈敏度 (Sensitivity)
套準精度 (Alignment Accuracy)
缺陷率 (Defect Rate)
總結:光刻是將設計電路轉移到硅片表面的核心步驟,從襯底清洗、光刻膠涂布、對準與曝光、顯影到堅膜與檢測,每一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其嚴格的參數(shù)控制與質量要求。光刻膠的選擇與光源波長匹配、曝光機性能與套準精度等都深刻影響最終制程的線寬與良率。
展望:隨著制程不斷邁向 7nm、5nm、3nm 乃至更小線寬,傳統(tǒng) DUV (ArF) 光刻逐漸由多重曝光或混合工藝與 EUV 光刻共同支撐。下一代光刻技術不僅在波長上更短(EUV 13.5nm),設備與材料體系也變得更復雜昂貴。如何提高光刻膠抗蝕刻能力、解決 EUV 的掩模缺陷與光源效率問題等,仍是行業(yè)重點攻關的關鍵課題。
免責聲明:本文采摘自“老虎說芯”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薩科微及行業(yè)觀點,只為轉載與分享,支持保護知識產權,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友情鏈接: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(chuàng)商城-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
Copyright ?2015-2025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 粵公網安備44030002007346號